首页 > 新闻中心 > 他眼看海安
江苏法治报:海安聚焦特殊群体守护民生“温度”
来源: 江苏法治报 发布时间:2024-12-23 字体:[ ]

2024年,海安市检察院聚焦守护妇女、“一老一小”、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深入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切实加强民生领域司法保护,着力运用法治“力度”守护民生“温度”。

融合保护“她权益”

为强化妇女权益司法保护,海安市检察院跨部门组建打击侵犯妇女权益犯罪办案团队,推进依法一体化综合履职。针对“益心为公”志愿者反馈,多家企业招聘信息“限男性”的条件,海安市检察院及时立案,召集市人社局、市妇联开展圆桌会议,对现存问题进行审查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依法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因工作成效突出,该团队入选江苏省妇女权益保障立法和咨询团队,系全省检察系统两个入选团队之一。

该院还整合优质资源,结合履职办案,就妇女普遍关切的家庭暴力、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离婚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30余场,进一步提升妇女群体的依法维权意识。为进一步凝聚守护合力,该院联合妇联、民政等部门推动妇女权益保护工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开展系列活动为妇女权益保护注入“源头活水”。会同市妇联以“法治守护半边天,携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妇女代表为检察妇女权益保障工作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形成尊重、保护妇女权益的社会氛围。

共撑“安心护未”保护伞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海安市检察院持续打造“安心护未”检察文化品牌,大力推进集心理疏导、身体检查、取证、司法救助、预防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办案中心场所建设,实现侦查取证、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专业人员心理疏导等多项流程,更加注重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关爱和隐私保护,避免“二次伤害”,因工作推进得力,承办南通市未成年人“一站式”检察工作现场会,全面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综合司法保护。大力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融合“检察开放日”“我和《宪法》合个影”“模拟法庭”“‘云’上法治课”等多种形式,利用多样化交互模式,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依托“送法进校园”,法治副校长们共计讲授法治课65场,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护能力。

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支持。海安市检察院编印《女童保护手册》,并为海安义工联合会、海安市海燕女律师公益服务团、海安惠心志愿服务社3个志愿者团队授旗,共绘女童保护“同心圆”。为进一步加大对涉案困境儿童的救助力度,该院联合市慈善总会成立“安心护未”慈善基金,并出台《“安心护未”慈善基金管理细则》,创新“司法救助+慈善基金”机制,延伸司法资助“救急解困”功能,不断探索“一揽子”解决涉案困境未成年人救助难题,先后帮助5名困境未成年人重拾生活希望。

温情守护“夕阳红”

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十一号检察建议”精神,海安市检察院联合公安、法院、民政等部门共同建立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机制,会签《亚洲通建立养老机构人员入职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细化养老机构从业准入门槛,共计查询1490人次。

为进一步筑牢养老机构服务领域安全防线,该院联合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防救援大队,针对全市14家养老机构开展“共护养老机构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抽查走访,重点针对入院评估、工作人员招录、消防设施、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养老机构及时整改,并在限定时间内及时组织“回头看”,监督整改落实情况,在综合监管上下功夫,让机构养老安全安心。

倾力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残疾人工作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海安市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延伸监督触角,及时核查、高效跟进“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实地检查城区主干道和大型超市周边,针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盲道被占用、绿灯通行时间设置过短、人行横道阻隔桩间隙过窄导致轮椅无法通行等问题强化监督,依托检察建议,推动完成无障碍改造。

该院始终坚持审慎办理涉残疾人案件,深入推进残疾人权益综合保护。在办理精神病人崔某与其丈夫杨某扶养及重残补助款纠纷一案中,在支持起诉并向崔某发放司法救助金之后,针对相关部门未定期开展重残补贴复核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职能部门开展“户户到、人人访”大排查专项行动,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管理机制,让残疾人保障政策落到实处。该院还与市法院、司法局、妇联等单位,会签《建立民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动会商等机制,汇聚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合力。该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检察为民办实事”十大典型案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