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普法天地

普法天地

为大学生讨助学金 为何只能靠媒体?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16-10-16

“毕业许久,停用快一年的卡收到钱,这是母校发财了?”

  看到银行发来的信息,刚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的赵同学惊叫起来——信息显示她刚刚收到中国人民大学发来的1000元助学金。在9月26日晚,和她一样感到意外的,还有近两年毕业于该校的数千名硕士毕业生。

  日前,南京大学多名学生在网络上发帖,反映学校少发了1000元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后经过媒体调查取证,9月26日,新华社刊发《多所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缩水”钱都去哪了》的报道,指出包括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存在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缩水”的问题。

  虽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表示,这两件事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很多时候,一些事情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才能有所转变。

  财政部、教育部2013年印发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中央部属高校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这一支出全部由中央财政下拨,按月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学生手中。也就是说助学金的钱是足额的专款专项,那怎么会“缩水”呢?

  实践中,中央并未明确国家助学金的具体发放方式,高校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钱款已经拨给学校,具体怎么发放、每月发放多少,由各个高校自行确定。比如,中政研究生每年是6000元国家助学金,每月发放500元,毕业学年会在6月份就将7、8月份的一起发放;央财是在学生毕业后不久再发放7、8两月的助学金;山大则是每月发600元,共发放10个月。亚洲通的是,许多高校毕了业的学生,7、8月份的1000助学金都会被学校莫名“闷声发财”了。

  不论采取何种发放方式,保证足额才是高校发挥自由裁量的前提。此前风声不大的时候,南京大学给出的辩词,是说已将这笔钱以学业奖学金的形式发到了学生手上,但现在风波一起,马上自己“打脸”要补发。如此“翻来覆去”,威信何在?
  
  同样值得追问的是,助学金“缩水”现象如此普遍,但其曝光的路径却是学生网络发帖、媒体调查报道,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在干嘛?在高校财务账目严重不透明的现实下,“缩水”的钱去了哪里难免令人遐想。主管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查清漏洞,不能听任把钱一补了之就万事大吉。而且,除了个别迫于舆论压力采取动作的学校外,在已有的相关政策和监督检查机制之下,依然有一些高校不按时发放助学金。对于这种情况,学生有多种办法可以进行维权,比如向相关负责部门的上级部门进行申诉,或者直接向校长热线、校长邮箱反映情况。如果学校对此仍旧置之不理,可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权。

  政策清楚、专款专用的助学金,高校都要在上面动点心思,其他不够透明的款项,就更可能存在猫腻。可见,现有的政策不仅没有落实到位,监督机制更存在很大漏洞,不仅需要好好检视专款专用的监督机制,政府主管部门还需加强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执行相关规定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国家助学金“缩水”,背后到底蕴藏腐败还是政策执行不力,都是待解之谜,希望能借此次事件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让每一分钱的去处都能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