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

【赴德心得】特色办学——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wangyuanyuan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14-03-20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为大力加强中西部大学校长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风范、深谙国际高等特色教育发展的大学院校领军人物,进一步提高我国地方高校特色教育水平,本人有幸作为由香港李兆基基金会和培华教育基金会共同出资与教育部合作开展的“千名中西部大学校长海外研修计划”的第二期学员,为地方高校适应新的历史使命与发展任务,于2013年5月前往德国参加了研修学习。
  21天的考察学习生活中,先后参加了柏林自由大学、吕纳堡大学的相关培训。培训内容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管理这一研修主题,安排了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包括“专题讲座、实地考察、相互座谈、课堂观摩、集中研讨”等。期间一共参加了22场讲座,内容包括“德国高等教育概览”、“校长在大学管理中的角色”、“高等教育治理”等。学员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多场主题丰富的高水平专题报告以及其他研修活动,使大家对德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治理机制达到了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在两所大学的研修学习,对德国公立大学的办学理念及组织管理等各方面情况,也有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对今后做好本职工作很有益处。学习期间,学员们积极与德国大学管理者以及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宣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并就有关合作交流事宜与对方初步交换了意见,促进了中德高等教育的相互了解。此次主要学习的两所大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其各自拥有的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和坚持不懈的治学精神。柏林自由大学代表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和吕纳堡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大学成功转型获得重生和短时间的迅速崛起、挤入德国的大学“精英计划”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此行的重点收获有:
  ※深刻感受到德国高等教育的体系完整、科学、高效等特点;
  ※深厚底蕴的德国高等教育为其国家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并为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保障;
  ※德国的高等教育理念同样存在着传统与现代的并存和变革;
  ※以“双元制”为特征的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岗位适应力培养,甚至成为创造德国就业奇迹的主要原因;
  ※不盲目追求攀比综合实力、大学排名和“千校一面”的全面发展之路,而是坚持走特色之路,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不要问我们德国什么大学最好,我只能告诉你这个大学的哪个专业是德国最好的”;
  ※德国大学治学之规范、系统和精细化,注重历史传承,其严谨的治学甚至达到刻板的程度,尤其是精细化和规范化操作不走样,令人印象深刻;
  ※德国大学的教育理念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其他国家相比,其办学理念和商业化程度还是有一定差距。
  反观国内大学,我个人认为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有些方面的差距是巨大的。这里有两国在国情和体制方面的差别,故不能做简单的比较。但也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比如自主办学方面,我们在专业设置、布局方面的束缚太多。其次教师队伍的素质、素养、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科学态度方面,差距是显著的,尤其是心态和价值观方面差距较大。再者,学生方面而言,国内学生在整体的创新精神、社会参与度、主动学习的态度及发散思维方面也有不小的差距。
  下面仅就“特色办学”方面的问题谈谈本人的肤浅认识。
  结合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我由衷地感到,地方高校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办学特色是其必由之路。
  从数量上看,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主体;从职能上看,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主要任务。而办学特色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优势和特性的根本,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的具体体现,是大学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作为地方高校,要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得到可持续发展,只有依靠特色战略取胜。
  我国有各类医学院校146所,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院校,如何与传统的老牌、名牌医科大学相依共存、各有专长、谋求共赢,各有存在的空间和特质,这是摆在地方医学院校发展方面的一个重大课题。包括我自己所在的学校也面临同样的难题,和所谓的“国家队”去拼传统的学科及项目,我们再努力多少年也只能望其项背。然而,除了一些医学基础学科和必要的专业课是医学院校普遍的也必须开设的以外,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百姓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提升,有些专业的社会需求度越来越大。可是由于政策和观念上的滞后,在大学里找不到这些新的又急需的专业培养基地,形成了社会需求和大学培养之间的巨大脱节。与老百姓生命安危息息相关的院前急救专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据2009年统计,全国当时有省、市、县各级120急救中心1695个,拥有急救车辆1.6万台。如果每台救护车按照1名医生、1名护士配置,以24小时轮流值班计算,应当至少配备医护人员13万余名。然而,据卫生部统计中心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急救中心,专职和兼职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人员总数是1万余人,从业者的差额超过12万。

  我国院前急救“人才荒”的现状
  1、从业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并出现明显人才流失
  我国院前急救人员严重缺乏。由于院前急救工作风险性大,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时间无规律,涉及医学专业学科广泛,待遇普遍低下,职称晋升无法得到保障,年老体弱后更不能长期从事本专业一线工作等等多种复杂原因,使得很多应届毕业的医学生不愿意在急救中心工作;而已经在急救中心从业的医务人员(尤其一线人员)也没有归属感,不能安心本职工作,人才流失严重。很多院前急救医师宁愿到二级医院的急诊科工作也不愿到大型省会的急救中心工作。以上海为例,上海市院前急救医务人员数仅及《上海市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数量的一半;2005—2007年录用了应届临床毕业生152名,其中本市生源仅占7.9%;外地应届毕业生签约101人,实际报到录用率只有71.3%,而录用的这72人中已有36%的人辞职。

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全国注册急救医学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共计11869名,即每11万人拥有1名合格的急救医师/助理医师,这远远低于德国和南非的水平(每1万人拥有1名急救人员),与英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我国尚无统一的院前急救人员资质考核标准,急救中心常是取得执照的院内急诊医生或门诊医师兼任院前急救工作,导致院前急救整个行业无固定专业人员,缺乏合适人选,结构性人才队伍严重短缺。
  2、人才质量不高、专业化程度低、队伍结构不合理
  我国急救中心的专业人员结构很单一,仅有医护人员、驾驶员、管理及后勤人员。医护人员中只有医生和护士两个职业系列。院前急救主要依靠急诊医生或护士;缺乏急救医疗技术员这一层次的专业人士。2009年,上海全市急救系统有从业人员1611人,其中医务人员518人,仅占全部人员的32.15%。
  3、人才分布不均匀:地区间、城乡间差异很大
  我国各省、市、地方灾害医学的院前急救体系(紧急医疗服务体系,EMSS)发展不均衡,相关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虽然在北京、上海等医疗资源充足的大型城市已形成较成熟的常规急救体系网络,但是在中、西部很多地区尚无规范统一的院前急救体系。加之医疗资源缺乏,交通、通讯落后造成救援能力下降。西部地区院前急救发展的步伐相对缓慢和滞后。省会城市的情况相对较好,但地级市相对困难,只是粗略的急救网络覆盖,城乡间仍有较多死角不能触及。主城区很多新增的社区也依然面临着“急救难”的问题;而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山高路远,道路状况差,很多伤病者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治。

  国外院前急救特色教育
  以院前急救较为发达的美国为例。美国现有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人员系列,明确划分为急救医师、医疗救护员和急诊护士三类。美国实行严格的资格证书制,每一类人员都必须通过培训、考核、注册,才能领到相应的执业证书。只有获得了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急救医师要具有能对各类急症和外伤立即进行识别、评价、救治和处理的能力;能对急救医疗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研究;能开展技能培训教育。医疗救护员是急救专业的主力,他们负责现场(院前)急救和伤病员转运及途中监护处置等工作。医疗救护员按技术水平分三类:初级医疗救护员(EMT—I),培训时间80~100h,掌握心肺复苏、止血、稳定病情和维持基本生命的技术,他们占全部急救医疗技术员的大部分;中级医疗救护员(EMT—A)占少数,要学会静脉内注射、多途径给药,以及使用较为先进的开通伤病员气道的技术等;高级医疗救护员(又称急救医助,EMT—P)培训时间600~1000h,对下级医疗救护员具指导作用。
  我国院前急救“人才荒”,根本原因就是职业教育非专业化。院前急救专业医生的来源目前均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或是从临床专业中抽调过来的职业医师,而由于其自身的职业特点,与其他众多临床专业相比,无论是职业前景还是工作对象、工作环境、收入待遇几乎都是医师中最差的。就是这样一个职业认可度非常低的职业,同时存在着巨大医疗职业风险与自身安全风险的“双重风险”专业(普通医生的风险只有医疗风险,人身安全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不是从职业教育这一源头抓起,这个行业性的难题恐怕永远无法解决。
  该怎样去说服一个大而全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不选择内、外专科而专心留在院前急救这个行业里工作?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与院内的临床医护人员在能力要求上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相对于临床专科的集体作战来说,他们亚洲通的时候是单兵独立作战。因此要具备较强的专项业务技能以及熟练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职业素养和应急经验。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急诊医学课程仅作为七年制和专科生的选修课,而到了临床实习阶段,急诊医学的临床教学也缺乏保障,也不能使学生深入了解急诊医学的全貌。因此,在我国创立急救医学专业十分必要,它是急救医学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设置三年制急救士专科教育、五年制急救医学本科教育,和七年制的院前急救医学、院内急诊医学、创伤学、灾难医学、以及硕士生与博士生的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急救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基础,为全国各医院急诊科、急救中心(站)培养经过专业教育的合格人才,从而提高从业者学科专业化水平,促进院前急救的学科发展,进而提高急危重伤病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这也是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真实综合体现。
  进一步讲,在急救医学的范畴中,也应该只有伤病者的紧急危重程度的划分,而没有再按照内外妇儿等专业方向的割裂。他们工作的核心,是对于任何急危重症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为各临床专业的进一步专业化处置赢得时机。所以急救医学教育也应该是一个整体系统,涵盖院前急救医学、院内急诊医学、创伤学、重症医学、灾难医学等。通过建立规范化、专业化的急救医学多层次教育体系,培养能够适应急诊内、外、妇、儿、眼、口、耳鼻喉、院前急救和灾难医疗救援等所有业务范畴的专业化人才,紧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民众需求,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急救医学的高等教育变革。
  教育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政府、社会和学校对急救医学教育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只有搞好急救医学的基础与专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从而整体提高我国急救医学的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应急医疗服务,让从业者也获得亚洲通的理解和支持,使其无论从精神上和物质上都获得更加充分的满足,让亚洲通的人自愿参与到这个学科的学习、建设与发展中,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即通过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保障院前急救人才的来源,彻底解决院前急救医疗行业的入口等问题。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就是如此严重的困局,却因我国现行的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院前急救或急救医学这个专业,各类医学院校无法开展各个层级的急救专业教育。即使各类医学院校有能力开设、社会有所需求的职业从业人员有超过12万左右就业机会的缺口,就是因为政策等原因无法实现,可见我们的政策、体制与社会需求以及高校的办学积极性的脱节和不相适应的严重程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与院前急救状况相似的例子还比比皆是。
  另一方面,从整体上看,眼下我国地方高校的办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自我封闭的现象,许多地方高校在办学目标上未能立足服务地方,服务大众,却片面追求“国际标准”、“国内一流”等宏伟目标。这种办学目标的“空泛”和“趋同”导致地方高校发展缺乏办学特色,培养的人才缺乏适应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学生毕业后在地方也缺乏竞争力等等。同时,相对部委高校,地方高校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及人才、技术方面大多处于劣势。因而在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方面必须突出地方特色,才能更具竞争力。故此,在办学理念的顶层设计上,地方高校应努力树立个性化理念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突出强调用国际化眼光、现代化理念来指导教育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国际化办学的竞争实力。
  综上所述,无数经验证明,大学依靠“特色办学”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阶层在政策与资金上的多种支持,争取吸引优质生源来校学习、吸引优质师源来校施教,培养国家与时代需要的适应性专业人才,才不失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说,“特色”是所有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它在增强高校竞争实力,为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服务等诸多方面,都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
(作者系海南医学院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