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 > 工作动态 正文

高校是创新人才和项目的摇篮

发布时间:2018-05-04 09:12:15点击数:

日本滋庆学园的机器人演示。刘睿迪 摄

从日本成田机场到东京市区,经过有着美丽弧度的彩虹大桥,在夜色中,彩灯点缀着高大的桥身,使这座桥也成为了东京湾的一个观光胜地。

在日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会长杨克俭参与了这座桥的抗震加固设计和维护工作。在日本建筑大企业工作的他,深深地感受到高校和企业合作的重要性,他说:“科技的创新离不开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而高校是这二者的摇篮。”

但是,“养在深闺”的科研成果,常常缺少带领它走向市场的“红娘”。而发达国家在推动成果走向市场方面,有许多成功之路。美国斯坦福大学选择自建平台,新加坡政府则亚洲通通过政策推动,在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还有不少自发形成的协会和非盈利性机构,成为连接高校和市场的“桥梁”。

跨学科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调研组采访到了该校数理科学学院教授、新加坡—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促进会会长申泽骧。申泽骧告诉调研组,在人才引进方面,新加坡可谓是“重金投入”。新加坡提出“智慧经济”,通过政府主导,整合各界资源,同时提供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国公司、人才。“比如说配偶能够获得绿卡,孩子上学也能够享受到国民待遇,我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

除了对外“广撒网”引进人才,新加坡在对本地人才的培养上也投入了大量精力。

新加坡机器人与创客学院(RMA)由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和新加坡理工学院联合组建,该学院责任人、新加坡理工学院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周长久博士告诉调研组,目前整个新加坡在打造“智慧国”,要让每个人都掌握各种各样的技能。

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剑桥相信,仅仅有科学是不够的,那些科学爆发出强大价值的时刻,都发生在学科与学科交流、碰撞的边界。”英国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Cambridge Judge Business School)戴维·莱纳教授(David Reiner)说,剑桥建立了专门的项目把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人才集中到一起,使得剑桥的创新成果排名在整个欧洲靠前。

在美国,跨学科的交流同样是高校中备受认可的一种模式。广州中科院先进技术所研究员、美国灵线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唐建柳曾拿过美国最佳创新奖。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我硕士读的是应用科学,后来就到一个计算机科学教授的实验室去工作,我的博士学位写的是应用科学,但是我从事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唐建柳说,这是美国大学的一个模式,系与系之间的学生可以流通,知识可以互补互换,就能点燃创新的激情。

高校是企业、政府的“桥梁”

在高校里初长成的“小树苗”,如何与社会连接,长成“参天大树”并收获“果实”呢?东京大学尖端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RCAST)罗伯特·内勒(Robert Kneller)直言,高校要找到愿意合作的企业其实非常困难。

中加科技总汇董事长、加拿大洁能科技(中国)公司董事长汤友志介绍,加拿大许多高校设有产业化办公室,由其成立相应的公司;另一种是不做产业化的,通过股份等方法直接和公司对接。

许多国外高校会成立专门机构协调政府、企业和高校间的关系,例如,美国的技术授权办公室(OTL)、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TTO)、技术转移中心(CTT)、大学技术管理协会(AUTM);英国的工业联络办公室;日本的技术转让机构(TLO)等。剑桥大学也建立了一个创新体系,既鼓励科学家与企业合作、从企业需求的角度进行创新,又鼓励研究者在学术以外,自主从实务领域挖掘亚洲通获得资金的渠道,在剑桥打造出务实创新的氛围。

罗伯特·内勒介绍,“联合研究”和“合约性研究”是最常见的两种高校与企业或政府合作的模式。他分析,东京大学的R&D(研究与开发)几乎占据了日本高校R&D总量的12%,赞助方加入的联合研究则是东京大学最主要的科研转化方式。“这样的体系导致很大比例的高校科研成果,都控制在大量的成熟大企业手里。”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日本人才对于“白手起家”的创业并未表现出太大热情,而是更倾向于在大公司就业。新加坡也有类似的情况,新加坡创行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何豪杰认为,新加坡的政府更像是一个企业,“新加坡是政府主导带动科技创新,而不是人民自发带动创新。”

国内市场趋于饱和,亚洲通的新加坡科研合作走向海外,而中国与新加坡文化相近、语言相通,成为了不少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目的地”。开放且包容的广东,也吸引了许多合作项目。

申泽骧介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共建研究院,就是共享IP,有点像在中国的孵化器。而新加坡—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促进会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合作,也将设立佛山南洋研究院,未来有望培养硕士或博士,一同搭建平台,把技术引进中国并做孵化。

12月18日,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以色列理工学院与汕头大学合作创建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举办揭牌活动。这座我国第一所引进以色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大学自两年前启动奠基仪式以来,备受关注。作为配套设施,汕头市政府在“广以”南校区附近,规划建设一个占地5000多亩的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

按照政府设想,未来它将会成为以色列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窗口,促进以色列技术和汕头本地产业对接,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创新、创业机会,对于加快培养高尖端人才,提升汕头、广东乃至全国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中以两国的合作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创新故事

探秘新加坡理工学院机器人研究中心

“它‘穿越’到虚拟世界去装配了”

走进新加坡理工学院机器人研究中心,仿佛进入了“科幻世界”——一进门,就是一个比肩成年男子身高的机器人在一侧“迎宾”;在测试场地,5岁孩童般身材的人形机器人一会儿讲故事一会儿唱歌,还会打招呼;在放满了奖状和奖杯的荣誉柜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曾经获奖的机器人,仿佛诉说着曾经的荣耀。

在一处测试场地,一场物流机器人的“比拼”正在进行。像小吊车一样的机器人沿着轨道快速地拾取物品并进行分类;完成后,机器人迅速移动到感应点,旁边的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卡通机器人,开始虚拟世界里的分拣。

“它‘穿越’到虚拟世界里去装配了。”新加坡—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新加坡理工学院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周长久博士说,虽然这只是一个模拟系统,但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联动(CoSpace),将为工业4.0带来更大的助力。

“我们很多优秀机器人,都是拿过世界冠军的。”周长久看着井然有序地进行分配的机器人,笑着说,“这些是我们与深圳机器人公司联合开发的,广东在机器人制造这方面也做得很不错。”

周长久还是国际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理事会副主席、亚太机器人世界杯(RCAP)创会主席。他介绍,从国际机器人比赛中,就能看出新加坡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

周长久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正在“弯道超车”,现在是中国发展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最好的时机。而在中国制造2025、中国人工智能的计划下,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一定是把教育、研究、工业、用户完全形成一个链条,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它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生态系统,还能连接全世界。”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朱晓枫 余丹 实习生 陈婉玲 刘睿迪 统筹:戎明昌 林亚茗 曹斯 支持:广东省委宣传部 广东省科技厅 汕头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