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

当前位置: 首页  >  旧站栏目  >  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训言伴随我的从教之路

作者:admin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12-09-10

从小对老师就非常敬重,这与自己从小就生活在父亲这位普通的人民教师的身边有关。16年前,执教40多年的父亲虽然离开了讲台退居二线,但他的“为人师表”至今依然影响着我。为师的荣耀,令我梦寐以求。有朝一日要是能当上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该多好!

2002年,当我从何其亮老师的手中接过教鞭,执教《核医学》课程时,偿愿的心情难以言表。第一次走上讲台,听到那一声亲切的“老师好!”为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师者,任重而道远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代文学家韩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概括言简意赅。既教书又育人,这就是千百年来教师不变的神圣职责。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国度在不同的时期教书育人的内容有所不同。

师者,传道也。“德者,才之帅也。” 教师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历来都为不同社会的有识之士所重视。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师道尊严”,要求弟子们“修生、徙义、改不善。”当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师是领导者,所以不能不谈教师的人格。”一个教育工作者,其思想品德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其本职工作,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学生。传道,对于教师来说,责任重于泰山。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体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某些迷茫和误区,加上外部原因,导致学校人文精神多少有些缺损和失落,如果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寓德育于智育教育之中,教出来的学生只能像陈云同志所说的“有才无德者办坏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有知识还要有文化,有学问更要有修养。要把构建当代大学生完好的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责任。因此,教师,首先是一个传播思想道德、行为品质的人,也是良好道德的模范者。作为任课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治学严谨,态度严肃认真,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赢得学生的敬重。其次,要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身教胜于言教对于学生更为重要。有位校领导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为了把空的矿泉水瓶扔到垃圾桶里,他在校园里宁可多跑几个地方,这一举止被一学生目睹后,这位学生竞亲自找到他说:要把自己的心里话向这位长者诉说,因为他是信得过的老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教师的言传身教正是体现在这些“小小”的细节上。

师者,授业也。传授专业知识是教师的职责。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知识,如果不懂得如何去传授,不是一名好教师。掌握授业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教师来说非常的重要。“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加强教学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对于任何走上讲台的教师来说是提高授业技巧的有效途径。2003年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班,黄光老师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驾驭课堂的能力”,让我感觉到“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谢富生老师的“如何上好实验课?”抛出的是砖,引来的却是玉;沈行良老师的“双语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展望”,向我展示的正是“双语教学”的魅力;符健老师的“课堂启发性教学和语言讲授的技巧”,让我找到了自信;吕刚老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我掌握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每听一堂课,就有一份收获。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一个人的知识,除了靠自己学习,实践直接学会和掌握外,必须重视间接经验,既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善于借鉴他人和同行的经验和成果。今年暑期,又有一批青年教师参加了亚洲通:举办的教师基本功培训班,我相信,大家肯定受益匪浅。

师者,解惑也。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如果没有系统而全面的专业知识,不能给学生解惑,就难以胜任教学工作。记得原校长焦解歌教授曾经说: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后,招的学生多了, 课程也多了,学生老师提问的机会少了。如果真的有学生提问,恐怕会有不少的老师被难住。21世纪的大学生,勤于思考,进取心强,见广识多,不仅在学业上,还在生活上、思想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师,除了专业知识全面,基础理论扎实,还要培养广泛的爱好。这样才能容易与学生沟通,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心中的疑虑和疙瘩。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教师,我深深地懂得:为人师以育人为天职。我将抱着一个育人不悔的信念,一份诲人不倦的情怀,努力塑造“品德高尚,思想进步;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严慈相济,教学相长;乐于清苦,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