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理论探讨

亚洲通反腐倡廉制度执行的一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1-07-04 10:45:13 发布人:朱敏 作者:胡浪 编辑:本站编辑 来源:海南医学院 浏览次数:

海南医学院

要: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落实不到位,使得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成效达不到预想效果。笔者总结工作中的体会,就强化制度执行谈了个人的认识。

关键词:反腐倡廉 制度 执行

至《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我国反腐倡廉的法规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而20077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亚洲通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出台,是党内制度与国家法律的对接,是党内制度强制性约束的一个完善。

那么,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日益完善,暴露出的腐败案例却越来越大?这要从我国社会转型改革深入发展的总趋势来分析。1、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相匹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成就,但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日益完善,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能适应,要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的计划经济就必须变革,但这种变革的进程太快,适合市场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建设跟不上,两种经济体制并存,各种矛盾、问题就更为突出和严重。2、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缺乏规范的管理和有效的引导。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情况,我们对这些多元化的组织运作规律缺乏深刻认识,导致无法进行规范的管理和有效的引导。3、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没有相适应的社会道德体系支撑。在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不光是传统的道德观要在市场经济中做重大的调整,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也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文革十年的自我隔绝,我国陷入的不仅仅是对世界缺乏了解的困境,更重要的是造成传统社会道德的崩溃。改革开放以后,为追求经济的发展,对新的社会道德的构建又重视不够,资本主义后工业时代颓废的思想曾如洪水般毫无阻挡地冲击国人枯乏的头脑,道德顷刻间沦丧,而重建适宜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道德体系却需要花费无法预算的时间。4、反腐倡廉制度落实不够。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的反腐倡廉制度原则性强过可操作性,缺乏对落实制度的程序性规定,执行起来随意性和弹性就很大。

从目前我们反腐倡廉工作的现状来看,缺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的执行落实不到位,这就使得反腐倡廉工作出现了一个瓶颈。制度执行不到位主要体现在执行的程度不够,在执行过程中,目标标准逐层降低,越到底层离原来的标准越远;深度不够,由于反腐倡廉相关制度的政策性、原则性较强,在执行过程中,理解不透彻,导致政策执行浮在表面;力度不够,在执行过程中,对政策的执行力度随级别的降低也越来越小,工作做得不到位,甚至不了了之,没有了结果;速度不够,由于硬性考核的强度不足于保障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在执行过程中就往往重视不够而被延误,导致执行速度缓慢。执行不到位自然会使实际的工作成效有了差距。

从管理学的概念来说,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把战略、规划等目标转化为成果的关键。有制度不执行,等于低效,制度执行不到位,同样是低效甚或会产生反作用。因此,制度的执行落实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

那么,强化制度执行又如何做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

1、要转变思维方式,强化全局观念

强化制度执行,必须切实转变思维方式,开阔工作思路。要切实做到时刻关注改革发展稳大局,及时发现和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牢牢把握反腐败工作的主动权;时刻紧贴党委的中心工作,自觉融入改革新的实践,把防治腐败寓于各项重大改革之中,增强为改革发展服务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有效性;时刻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真抓实干、顽强拚搏的工作作风,把开拓创新精神贯穿到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重实际、干实事、求实效,保证抓一项成一项,干一件成一件,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改革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要加强教育,强化自律意识

制度是管人的,但执行制度也必须靠人,这是一个矛盾体。在制度执行中,往往有个误区:制度管的是他人而不包括自己。这就是执行者的自律问题了。自律,是指自我约束,自觉地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它有高度的自觉性,是在没有外在的监督下的一种自觉行为,它也不是天生的,而需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强化制度执行,必须强化制度执行者的自律意识,使制度执行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自律。要从加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思想教育,筑牢勤政廉政的思想基础;加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性教育,增强抵御不正当思想侵蚀的能力;加强党风教育,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加强党纪国法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夯实自律的道德基础等方面,以正面典型的示范教育为主,辅以反面的典型警示教育,双管齐下,来强化干部的自律意识,提高制度执行力。

3、要加强制度建设,科学决策,强化制度的可操作性

制度建设,必须充分论证,科学决策。目标明确、清晰,才能够被执行者真正理解和把握。因此,首先必须不断完善制度,增强约束力和强制力;二是必须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制度,确保决策目标切合实际,具有可执行性;三要确保政策的稳定性,使执行呈现连贯性;四要注重制度创新,使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4、要制定制度执行的目标,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

要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将目标任务逐层逐项分解展开,分别落实到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做到任务明确、时间明确、标准明确、考核明确,形成层层抓落实的有序局面。

在目标分解中要把共同目标和实际执行有效的衔接起来进行细分,使其更具有可执行性。对目标的细分解就是把共同目标分解为单位目标、部门目标和人员目标,体现出目标的层级关系,使目标有系统,有层次,让执行更具有“可操作性”。执行目标一定要明确化、数量化、程序化,即必须可把握、可考核、可检查,不能出现模糊概念。如不能确定,在执行中,由于每个人对如何达成策略目标有着不同理解,在采取执行的手段上就会因人而异,就会使得目标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因素,从而造成巨大的偏差。内容过泛或没有流程的制度往往都很难得到执行。

5、要健全考评制度,强化激励和责任追究

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考评、奖惩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执行约束。“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有了效果,有效果不等于到位”。充分说明了在执行过程中跟踪考核的重要性。对执行过程、执行结果进行监测考评,把执行与每个人的自身利益联系起来,以此作为奖惩、晋升、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赏罚要分明。尤其是对领导干部,要严格责任考核,将定期与综合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载入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

6、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强化监督的约束力

制度执行强化监督是关键。党的十六大就提出,要“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大量事实证明,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强化监督,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防止权力腐败的关键环节。

监督检查出执行力。要通过完善各种监督检查制度,以及在执行的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和更新机制,切实解决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政令不畅、执行不力的问题。

7、要大力推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反腐倡廉政制度执行的文化环境

校园廉政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和校风、学风、教风相比,它是一种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和载体的特殊文化。良好的廉政文化环境,可以为反腐倡廉政制度的执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宣传阵地的建设,在报纸、广播、宣传栏、校园网中开设廉政教育文化专栏,充分展示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及师生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发挥舆论宣传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二要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培育反腐倡廉意识;三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吸引力大的廉政文化活动,在广大师生员工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四要结合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廉政文化景观设施建设,全方位、多层次推行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制度执行任重而道远,必须全党抓、全社会参与,才能形成整体合力,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组织编写 《新时期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程》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字体: 打印本文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