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头条新闻
2025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暨“百园百校万企”成果转化对接行动(海安站)举办
来源: 海安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17 字体:[ ]

11月15日,2025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暨“百园百校万企”成果转化对接行动(海安站)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有平,江苏省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党委书记赵志强,海安市委书记谭真,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男男,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陆苍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钱旭东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以科技创新引领赋能产业升级为主线,聚焦”四链融合”核心理念,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通道,搭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投资机构的精准对接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在海安落地转化,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李有平指出,火炬中心积极构建高效协同的成果转化生态,通过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培育高水平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打造“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中国创新挑战赛”等品牌服务平台,推动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他说,海安是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地区,近年来,围绕“两高三新”“五群十链”等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希望海安市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在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服务生态培育、产学研创新上持续发力,共同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创新力量。

赵志强表示,江苏省科技厅通过打造高效平台、集聚优质资源、加强政策供给等举措,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真正把高校人才资源、创新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2025年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暨“百园百校万企”成果转化对接活动走进江苏,花落海安,是推动我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加速对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产能的重要一步。希望海安抢抓机遇,积极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行示范区”,形成“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双轮驱动的创新生态,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谭真表示,海安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产业为方向加强技术攻关,以市场为导向加速成果转化,为优秀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让海安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高产田”。恳请工信部火炬中心、省科技厅继续关心支持海安发展,为海安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把脉问诊。期待相关高校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将亚洲通产业技术成果布局向海安转移转化,携手打造产学研合作的试验场和转化地。

活动现场,海安高新区作创新发展交流分享,并与上海紫竹高新区就合作以来入驻“一中心一基地”2个项目进行签约。当前,海安高新区锚定“争当江北排头兵、争创国家高新区”目标,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携手上海紫竹高新区开辟区域共建共享共赢发展之路。此次签约也是对双方既有合作成果的深化与拓展。今年9月,在工信部火炬中心的牵线搭桥下,上海紫竹高新区与海安高新区签订了全方位合作协议,围绕“双基”(基地+基金)、“双化”(孵化+转化)、“双向”(紫竹、海安)三个维度,全链式推进孵化、投资、产业、人才深度合作。目前,海安紫竹股权投资基金完成4个上交大概念验证中心项目投资程序,12个项目在谈。

活动还设置了专题分享环节,与会专家就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四链融合”实践路径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十大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现场展示。江苏银行现场宣讲了“科技金融直通车”相关政策。西安交通大学、黑鲸能源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路演。(曹京郊 陆建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