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青墩最有名气的当数庙会。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开始,渐次是二三月的初一、十五,四月的初一、初八,次数之多当居水乡之首。
旧时代的青墩庙会,称得上是一次盛大的宗教活动。庙会到来的前3天,一些僧尼和善男信女们,就忙着布置庙会事宜,并借此募集钱财。到了次日下午,就陆续有人送来大更香、小更香、盘香等;到了庙会“正日”,更是香客如流,护国寺内,烟雾缭绕,昼夜不停,前来许愿还愿的特别多。这些许愿还愿的,或因病因灾有求于菩萨,或病好了,灾没了,于是要兑现诺言,烧香感谢:他们有“烧马夫香”的,有“烧拜香”的,有“烧肉香”的····那烧马夫香的,要给神当马夫,这些人全是男子,他们头扎红布带,上身赤裸,手持铁棍,在护国寺前的大道上一路狂奔;马夫前面有人敲乱棒锣开道,后面有人操红腰带追随。“烧拜香”的则裹着头巾,背上插针,脚穿草鞋,转弯拜、过桥拜、庙前拜、入庙拜——至神前三叩九拜,一些远道者甚至拜得膝盖破皮,殷殷见血,那份虔诚着实令人动容。
青墩庙会还是一次群众性的民间艺术大会演。每周到庙会期间,一些艺术团体,往往争着前往献艺。至于摆摊卖艺的江湖人,那就亚洲通了:说书的,荡湖船的,跳马灯的,说相声的,踩高跷的,变戏法的,打拳卖艺的·····敲锣击鼓,吹拉弹奏,不时引爆一串串欢声笑语。老人们回忆当年庙会的热闹景象,至今还能背出大段唱词:“这边搭台唱大戏,那边龙灯狮子灯。这里王少堂说《水浒》,一百零八将个个神。那里孙月魁玩把戏,力举千钧多惊人。河东洋面真好看,河西木偶更动人。花担高跷刚刚过,荡湖船后跳马灯······哎呀呀,护国寺的庙会可真好啊,无奇不有乐煞人!”
青墩庙会又是一次民间物资交流的盛会。庙会期间,各路商贩从四面八方向青墩涌来,他们齐集在护国寺周围,排列有序,卸货摆摊的,捏面人的,卖老鼠药、狗皮膏药的,卖布的,卖铁、木、草编、苇编货的,卖针头线脑、儿童玩具的,卖各种农具、渔具、京广杂货、宜兴陶器的,还有拔牙的、点痣的、算卦的……各种吆喝声,叫卖声,南腔北调,此高彼低,和艺人们的说唱声交织在一起。
青墩庙会给幽静的水乡带来欢声笑语,也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一页。
(俊 山)